重庆测绘作业证存在问题
重庆测绘作业证存在问题:
一、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测绘资质巡查报道,对工程测绘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测绘资质巡查报道了工程测绘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工程测绘测绘资质巡查报道的意义认识不够深远,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编制工程测绘规划,更没有将工程测绘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至于信息化建设成果不能快速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测绘法制建设滞后,未制定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加上政府缺乏对工程测绘的有效宣传,致使大众没有认识到工程测绘的作用,工程测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工程测绘行业管理混乱,存在无证测绘和违规测绘情况1.无证测绘有测绘资质证但超出证载业务范围承担工程测绘任务,同样属于违法测绘。存在借证、卖证的测绘行为,给无证单位或个人提供了损害工程测绘单位和工程测绘工作者利益和形象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方便。
2.违规测绘在工程测绘市场上,存在以下违规测绘情况,一是无标准,无规范和图式,或不懂标准测绘,个别从事工程测绘的企业和个人,连最基本的测绘规范和图式都没有,其行为难以符合工程测绘要求,二是明知有标准但为了偷工减料而不去执行标准,此现象主要集中在小型煤矿企业和矿产部门以及工程建设行业,个别企业在提供的基础图件中为了节省开支,甚至出现将1/1000图放大后当1/50、1/100图使用,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用户提出违法测绘的特殊需求,要求工程测绘单位和个人强化或简化某些数据,对一些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如位置、高程、深度、长度、面积等任意放宽标准。
3.缺乏测绘数据共建共享机制由于工程测绘数据的共享机制未完全建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企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自筹资金组织施测,造成同一地区不同单位重复测绘的现象,导致工程测绘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造成测绘基准不同、技术标准不一、成果质量不均等现象,特别是当前部分地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部门需要进行测绘、更新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出现重复投资、重复测量,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
4.测绘人才队伍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导致各地区测绘人才分布不均衡。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财力问题,对工程测绘投入少,造成工程测绘队伍经费来源不足,人才向沿海城市流失的现象严重。同时,工程测绘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工程测绘队伍大多为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测绘队伍,缺乏高素质全面能型的领军人才,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测绘事业的发展。
5.缺乏开发、创新能力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工程测绘产品不够丰富,社会化程度不高,工程测绘主要应用在国土、城建等一些建设部门,并没有走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太小。同时,现有产品生产周期长,更新速度缓慢、种类少,致使一些用户使用比较困难,侵权盗版、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存在应急保障能力不强,基础地理信息现实性差等问题,特别是造成重大突发事件后,不能适应应急需求。此外,工程测绘新技术的开发、创新的能力不足,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软件开发能力薄弱,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整个测绘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测绘人员进行测绘活动时应当持有什么证件
根据《测绘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测绘人员进行测绘活动时,应当持有测绘作业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阻挠测绘人员依法进行测绘。
第四十四条
测绘人员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持有测绘作业证件,并保证测量标志的完好。保管测量标志的人员应当查验测量标志使用后的完好状况。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检查、维护永久性测量标志。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测量标志保护工作。
扩展资料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与《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个测绘资质申请评定的要求及注册测绘师人数,要求达不到的测绘单位将有可能面临资质被降低的风险。也就是说,这段期间甲级单位要想办法补足注册测绘师人数。
分布有序推进注册测绘师签字盖章制度,并于2018年1月1日启动试点工作,然后逐步推行注册测绘师签字盖章制度。这些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对注册测绘师越来越重视,注册测绘师的职位待遇也将随之大幅度的提高。
新县国土资源局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地处豫、鄂两省六县(市)的结合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总面积为1554平方公里。地形以浅山、丘陵为主,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辖15个乡镇、1个管理区,205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6万,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扶廷胜 书记、局长
吴新固 副书记
罗传德 总支委员、副局长
汪淮河 总支委员、副局长
叶继高 总支委员、副局长
何宜萍 总支委员、副局长
许进 总支委员、储备中心主任
刘涛 总支委员、纪检组长
刘伟 总支委员、工会主任
扶廷胜简介:汉族,新县千斤人,196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新县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局长。1985年12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12月~2000年9月,在县信访办任副主任;2000年9月,任县土地管理局副局长;2002年6月,任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2002年9月~2007年8月,任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主任科员;2007年9月起任现职。
【土地资源】新县行政区域面积15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414公顷、园地17885公顷、林地92710公顷、草地530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05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694公顷,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4233公顷,其测绘资质巡查报道他土地4123公顷。新县地理位置造就新县水资源和光照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宜耕条件好,利于种植业发展。
【土地利用】全县盘活挖潜存量土地14.3公顷。全面完成土地市场动态检查与监管系统建设,对全县土地供应等多项业务,实施动态跟踪监管;争取县政府启用测绘资质巡查报道了新县征地片区综合地价。
【耕地保护】坚持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全县1.72万公顷耕地和1.564万公顷基本农田得到有力保护;开展国土综合整治,投资3700余万元,实施测绘资质巡查报道了吴陈河等2个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千斤乡基本农田整治项目、新县2010年度第一批次补充耕地储备项目等,总规模806.4公顷,新增耕地294.6公顷;新县耕地保护工作代表河南省迎接了国家检查,耕地保护取得成绩位于全国前列。2011年4月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中央媒体采访团对新县进行了集中报道。
【建设用地管理】全县审批农宅用地400宗,面积5公顷;国有土地117宗,面积6公顷;公开出让土地15宗,面积22.98公顷,土地成交价款首次超过亿达1.06亿元;上报第一批次乡镇建设用地24.7公顷,第一批次补办建设用地43.9公顷,组织了西气东输、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国家重点项目申报建设用地计划0.93公顷。
【地籍管理】审批登记国有土地使用证806宗,集体土地使用证327宗,测绘资质巡查报道他项权利证45宗,整理地籍档案3217宗。开展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现场核实图斑345个,变更图斑1051个,面积3961公顷。启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全县205个行政村开展了权属调查。积极争取县政府出台了解决城镇地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意见。
【测绘管理】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成功建设“数字新集”,该成果获省级测绘优秀成果奖;启动吴陈河、浒湾、八里畈等3个乡镇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测绘工作;D级控制网建设通过验收。2010年继续加大测绘基础投入,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全站仪、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等测绘设备,新县国土资源规划勘测队成功升级丙级测绘资质。
【帮扶工作】在新县田铺乡田铺村、箭厂河乡油榨村、陈店乡云山村、沙窝汪冲4个村开展帮扶活动,帮扶贫困老党员、留守儿童和重灾户65户,贫困学生60余人,帮扶资金2.3万元;参与县组织孤儿和贫困学生结对帮扶,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4名,帮扶资金2320元;向县慈善机构捐款3万元。
【基层所建设】加强基层所标准化建设,投资300余万元,新选址新建办公楼6栋,翻新10个所办公用房,面积4300余平方米,配备办公桌椅127套,全县16个国土所全部达到“五有”标准,其中有3个所被评为先进所,1个所被评为优秀所。
【矿产资源】新县境内已探明各类矿种38种,矿点1400多处。新县素有“山上藏金、地下埋银”的美称,全县矿产资源总储量大,零星分散,以鸡窝矿为主。
【矿产资源管理】开展了采矿权人年度审查,对全县30家矿山企业和13个探矿权进行年度审查,合格率达100%。启动矿产资源整合,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并建立了政府办、财政、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监管的监管机制;全面完成全县矿权核实工作,矿权核实数据库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地质灾害防治】落实了地灾防治四项制度,将地灾防治列入政府目标考评;做好全县地质灾害调查和预案防范工作,对全县危岩体和不稳定斜坡进行监测,重点对卡房王畈小学后山滑坡、红高梁小区后山滑坡等进行汛期24小时监测;争取批准了县城土坯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新县地质灾害详查项目,争取资金1100多万元,计划2011年启动实施;落实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完成3个矿山企业的年度入缴;争取省财政投资477万元,对大别山省级地质公园前期主题碑、主题广场及展馆进行建设。
【执法监察】坚持土地违法动态巡查,构建了村级协管员、12336举报电话、执法巡查三级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全年巡查发现违法行为724起,面积28公顷,及时处理619起,立案95件,全部结案,结案率达100%。开展全国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全县监测卫片图斑40个,监测面积36.5公顷,实测面积33.84公顷,其中合法图斑19个,伪变化图斑1个,违法图斑5个,并对5宗未报即用违法用地进行依法查处,通过处理,新县违法土地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比例为5.88%。
【信访工作】抓好信访工作,先后集中开展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竞赛、领导干部包案处理信访积案百日攻坚活动,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15件次,结案113件,结案率达到98%,群众满意率达到98%。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对2002年以来的全县所有在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卷宗进行复审并整改;开展了五类不廉洁行为和十类违法违纪案件专项清理,未发现不廉洁行为和违法违纪现象;开展了排查了廉政风险点,建立廉政风险点台账5套,查找风险点700余个,建立风险点排查档案20余套;开展了“四项清理”,对全局200名在岗干部住房进行清理,清理住房112套,其中房改房20套,集资建房28套,商品房40套,自建房24套,还对公款出国境旅游和公款旅游、车辆购置和运行费用、会议费和招待费进行清理,未发现任何违纪现象发生。
第一次申请测绘资质,是必须从丁级申请,还是可以直接从丙级或乙级申请
测绘资质分为四个等级测绘资质巡查报道,分为甲乙丙丁测绘资质巡查报道,甲级最高,丙级最低。测绘资质首次申请认定,最高可以从乙级开始(只设置甲级测绘资质巡查报道的除外),可以跳过丙丁级。
测绘资质升级,就必须一级一级升,不能从“跳级”。
西城测绘审核结果签字盖章需要多长时间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一个月左右,西城测绘审核结果签字盖章需要一个半月左右,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申请单位符合法定条件的,测绘资质审批机关作出拟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通过本机关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测绘资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调查核实。经核实有问题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或者有异议但经核实无问题的,测绘资质审批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并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测绘资质证书。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网站,获得第一手权威信息。
淇县国土资源局
淇县北靠鹤壁,南接新乡,地处豫北城区中心位置,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南水北调路线工程穿城而过。“肘山腋水,地形爽垲”是淇县地形的特点。西部为山丘地区,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东部为平原泊洼区。县域面积567平方公里,人口25.8万,耕地35万亩。辖一乡四镇四个街道办事处,即黄洞乡,高村、北阳、西岗、庙口四镇和朝歌、桥盟、魏都、灵山四个街道办事处。
郭广东 局党组书记、局长
牛彦斌 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海珍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豫进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学周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俊清 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程广营 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岳崇杰 副主任科员
孙荣明 副主任科员
郭广东简历:淇县桥盟乡古烟村人,1964年10月出生,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1991年9月,在县物价局工作,任办公室主任;1991年9月~2001年12月,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任政府办副主任;2001年12月至今,任淇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淇县国土资源局于2001年12月由原土地管理局与地质矿产局合并组成,共有干部职工112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行政服务股、法规监察股、规划科技股、地籍管理股、矿产管理股、土地利用股、法制信访股、测绘管理股等9个行政股室和监察大队、测绘队、估价事务所、地产交易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土地整理中心6个事业队,所以及朝歌、桥盟、北阳、西岗、高村、庙口、黄洞、铁西8个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截至2010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851142.5亩,其中,农用地481287.5亩,建设用地94302.4亩,未利用地275552.6亩。
【耕地保护】2010年,建立了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了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年初县政府向乡、镇政府下达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责任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长是本辖区执行土地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年中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国土局定期对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年底严格考核奖惩。对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造成耕地保护目标没有完成的乡镇,取消评先资格,并在全县通报批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或隐瞒不报、压案不报的,坚决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2010年,淇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3158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8685公顷。
【用地保障】2010年,共上报省、市建设用地23个批次,总面积8647.78亩,其中省、市政府审批14个批次,面积4883.16亩。通过加大保障发展力度,为华晨汽车改装项目、鹤淇大道、万家欢乐服装、方舟瓷业、天天创业园、县医院、廉租房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合法用地保障,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特别是鹤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稳步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共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2宗,面积1914亩,总成交价款32200万元;协议出让土地11宗,面积248亩,出让价款3635万元;共办理土地交易117宗,总面积为63.6亩;为企业融资办理土地抵押评估、登记手续20宗,总面积1446.7亩,显化土地资产26216万元。
【规划修编】根据《淇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了桥盟、庙口、黄洞、高村、西岗、朝歌、北阳等7个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月26日,鹤壁市人民政府以鹤政文〔2010〕16号对7个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为合理布局全县建设用地指标和鹤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合法的基础性保障。
【第二次土地调查】2010年,扎实推进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完成了统一时点更新调查中国家核查出的176个疑问图斑和48个非疑问图斑的实地核查以及数据库的修改上报;完成了统一时点更新调查数据库与基本农田数据库的衔接、修改和上报;进行了鹤壁市内部以及淇县与周边县区权属边界的初步对接工作,并将有关情况以文字形式上报市局。34平方公里的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厅和市局预检。
【土地开发整理】淇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的国家投资2556万元、总规模998.05公顷的淇县庙口乡土地整理项目于2010年1月份一次性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验收。该项目完成后共新增耕地135.14公顷,新增耕地率13.54%,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10年7月份又上报了朝歌镇石桥村和北阳镇高楼新庄村两个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项目,项目资金1237.05万元,继8月份被市国土资源局批复立项后,12月份经省国土资源厅正式批复。
【矿产资源概况】淇县地处豫北太行山东麓,总面积567.43平方公里,蕴藏有优质无烟煤以及金属、非金属矿产等十余种矿产资源,但除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片麻岩,其他矿种储量较小,有些甚至没有开采价值。无烟煤属优质无烟煤,资源储量约有2000余万吨,目前未开采。其他非金属矿种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位置比较分散,矿种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脉石英、钾长石、花岗岩、木鱼石、石膏、玄武岩、重晶石、耐火粘土、方解石、建筑沙等。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镁、铜、铅、锰等,但储量很小,或品位较低,工业利用价值较小,开采意义不大。
【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2010年,按照省、市资源整合文件精神,淇县国土资源局编制了《淇县非煤矿产资源重点矿区整合方案》,重点划定了12个矿区,重点矿区的整合协议全部签订,外业测绘和划界工作全部完成,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第一阶段工作全部完成。整合后,非煤矿山数量由57家缩减为35家,缩减率达38.59%。
【地质灾害防治】2010年,以“十有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深化了地质灾害防灾机制和体制建设,出台了《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机制;对灾害隐患区各户发放明白卡200余份,在庙口乡、黄洞乡路边的崩塌区加立了警示标志牌,在重要处喷刷了警示标语;实施紧急避险2次,保护了20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桥盟赵庄赵长海荣获了“全国群测群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测绘管理】2010年4月,经淇县编办批准,正式成立了测绘管理股,理顺了测绘管理体制。深入开展了“三无”地图清查工作,对全县境内所有测量标志实行定期巡查制度,对永久性测量标志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发现有损坏的及时予以修复。认真做好测绘资质的年检,加强测绘资质监管,确保了淇县测绘市场管理的规范有序。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了“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明确单位一把手是廉政风险点排查与自查自纠工作第一责任人,根据“自已查、相互议、股室查、班子定”的程序,采取自己给自己找、下级给上级找、上级给下级找、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相互找等方法,认真查找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台账。在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中,该局要求全局每一位干部职工必须手写填报表格,并经分管业务口领导审核把关签字后,报局办公室汇总,确保了排查和自查的实际效果,为预防出现廉政问题及下步专项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执法监察】进一步加强巡回检查工作,对国土资源违法苗头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共发现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16宗,强制拆除违法占地建筑7宗,立案处理率达到了100%,结案率达到了99%,有效打击了土地违法行为。扎实开展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的迎检工作,按照2009年度卫星遥感监测图斑情况进行逐宗核查落实,登记造册,对发现的9宗未报即用违法占地和3宗实地伪变化图斑认真进行了整改,顺利通过了省厅的检查验收。
加大对各类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强化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依法制止零星非法采矿点5个,进一步规范了矿业开采秩序,辖区内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率达到了100%。
【信访工作】2010年,认真落实省、市、县信访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和领导包案、轮流接访、责任追究等信访工作制度,局长与各国土所、局内各股室签订了信访目标责任书,切实把信访稳定工作落到实处。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46起,其中,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3起、42人次,全部协调处理;办理县信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交办案件23起,其中21起结案上报,县以上交办案件按期办结率达到了100%,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